三峽好人觀後感
一、前言
三峽好人具有真正隱喻的是英文名 "Still Life",意思為"無論人生多麼痛苦,也要把眼前的日子過好,繼續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在建築物方面,延伸在奉節這座千年古城裡的舊房街道、被興建大壩所毀壞的文化遺物,藉由它們來產生想像未來與過往。
二、劇情介紹
三峽好人的架構其實很簡單,由兩條故事線平行構成,一為煤礦工人韓三明,一為護士沈紅,他們互不相識,卻都來自同出發點:山西,有相同目的:來找尋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妻子、丈夫,卻分別指向不同的結局。
山西的一個普通煤礦工人韓三明,16年前買回了一個四川媳婦,媳婦剛生下孩子,就被公安局解救回去了。在他待妻不薄的前提下,這已足讓他憤慨萬千,但他這十六年來始終未娶,16年後,韓三明憑着一紙發黄的地址自山西省汾陽市千里迢迢南下重慶省奉節縣,尋找無聯繫的前妻與女兒。但因三峽工程的緣故,前妻家所在的縣城早已被淹沒在水底,前妻的家人對他也不怎麼友善,幾次三番摺騰之後,他終於在長江邊相會,彼此相望,決定複婚,最後雖然韓三明沒能成功見到孩子,但在知道妻子處境比從前更難過後,他卻願意用一年的時間賺得三萬元來贖回他的妻子。他選擇了接受,只因這份久違的責任大於他能愛的重量,也應證了他懷舊的個性,這是人好的地方,不過好人一定會一生平安幸福嗎?在電影中似乎也無法看見他們最終結局。另外一個故事,護士沈紅在家苦著兩年等待丈夫郭斌的電話,但始終還是沒能得到有關他的消息行蹤。最後她終於鼓起勇氣,也是自山西省太原市南下重慶省奉節縣,尋找二年未聯繫有名無實、未歸的丈夫,到了目的地卻得知丈夫已有新歡的消息,無疑不晴天霹靂,最後他們在三峽大壩前相擁相抱,一支舞後說清楚,然後黯然分手,決定離婚。在這裡,她選擇了放棄,只因她不想讓丈夫陷入為難的局面,她不哭不鬧,卻反用自己有新歡的理由寫下了結局。從這裡我們知道好人的結局往往都不一定是美好的,但不管未來如何,他們都得繼續生活下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其實,這是藉由兩個到重慶奉節縣尋人的故事,紀錄三峽大壩工程的進行而發生着巨大的動盪,房子街道被淹沒在水底,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的無數家庭被遷往外地,四散到中國的各個地方,兩千年歷史的舊縣城在兩年之内拆掉並將永遠沉沒於水底。舊的生活被改變了,但新的生活還要繼續,這對勞苦百姓生活造成的影響,呈現了大陸社會變遷下的種種問題。
三、影片中的好人
(三峽好人)影片中,人在極端的貧困中,做人的尊嚴根本就不存在,死與活已沒有區別,錢上升到了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為了錢,底層的女人除了自己的身子還有什麼可供換取金錢呢?男人除了體力和一條命,也沒有其他的本錢。人賤命也賤,他們的一生正如都走在鋼絲之上,隨時有掉下來的危險。但是他們的日子中,內心依然是善良的,現就依依敘述片中的好人:
1. 韓三明
韓三明代表著善良純樸的工人,自豪手機鈴聲用的是[好人一生平安] 用善意與執著去對抗不斷變遷的社會與不告而別的前妻,他刻苦、他懷舊,即使過了十六年,仍然惦記著前妻,於是他千里迢迢從山西來到重慶省奉節找前妻、看孩子;當他決定要把前妻帶回去,前妻的現任丈夫要求要三萬元,即使知道挖礦每年都會死好幾個人,他仍願意冒著生命危險開挖黑煤窯,只為贖回老婆。
2. 沈紅
沈紅靠著回憶尋找丈夫,找丈夫與自己的舊友人協尋丈夫:「他以前不跳舞的。」 明知丈夫與自己已沒感情可言,卻迫切地要見丈夫一面,見面後還跳了支舞,她內心仍存在揮之不去的舊情誼,似乎是不情願地割捨。她面臨的是潮濕炙熱的南方氣候,與水位越來越高的三峽庫區江,相互呼應。因為三峽大壩是中國現代化與進步之重要象徵,亦是足以向全世界宣示中國的經濟實力。
3.麻么妹
麻么妹的經歷非常複雜,她被賣給人家做老婆,生了孩子,因年輕不懂事想離開,就請公安解救。但是被解救出來後,日子反而過得更不好,被哥哥再次以三萬元賣給船老板。每天去跑船,她跟船老板有了關係,要照顧船老板的癱瘓老婆。
4.唱歌的小男孩
一座有狂歡氣息的縣城,那里的人特别有激情,喜歡交朋友喜歡外地人。一個小男孩陶醉地大聲唱著 [老鼠愛大米]與[兩隻蝴蝶] ,雖然很貧窮,但非常熱情,就像被石頭壓着的草一樣,沒有穿破石頭,自己就躥出來了。
5.小馬哥
韓三明的小流氓朋友小馬哥,崇拜老港片英雄本色中發哥的瀟灑,煞有其事地引用周潤發的台詞對韓三明說:「你知道嗎?現在的社會不適合我們,因為我們,太懷舊了~」。自得意滿地跟韓三明分享手機鈴聲,是1980年,葉麗儀唱的[上海灘]。混街頭人雖然生活步調快速,但內心的核心價值依然是二十多年前的風流與肝膽相照,所以和韓三明成為好朋友。
6.旅店老闆
何老闆就像一個民國人在走,永遠戴一頂禮帽,衣着整潔,見人就作揖,說話用古語。從解放戰爭到現在,那個地方的生生死死,他都見過,所以就安分守己生活,該給掮客的錢就給,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就一一拆下搬走。
7.打工的朋友們
和韓三明一起打工的重慶朋友們,為了生活從事著日薪30-40的拆房子的重體力勞動,聽到韓三明說到山西當煤礦工人的高報酬與高風險,眾人默然不語。經過慎重考慮後,他們還是決定與韓三明一起背上包袱離開家園;為了有更好的生活,離開這個因三峽大壩工程而成為一片廢墟的拆屋工地,選擇冒著生命的工作,就如蒼涼的歌聲中遠處有人在三峽高處獨走鋼絲。
8.做娼的婦女
四、結語
三峽在變化,房子街道被淹沒在水底,人們離開了舊居,四散到中國的各個地方,舊的生活被改變了,但新的生活還要繼續。那些尚未清除的廢墟、新居里的擺設、看旅店的老人,都已經從最初的紛亂里安靜了下來,在三峽的陽光裡透出了生活的氣息,影片正是通過四處走動的韓三明的眼睛,表達出這樣一種意味。
《東》雖然直接記錄了主人公的語言,但這樣直接表述的感染力是有限的,而在《三峽好人》裡,主人公沒有向觀眾刻意說教,而是通過鏡頭語言展現內心,用韓三明的眼睛看三峽的人們面對新生活的自我調適,這個江湖風平浪靜。
《三峽好人》其實是在講述生命與社會裡慢慢流淌的東西,是時間,也是空間,人被它左右著,並悄悄地改變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